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智能手機改變人性 林沛理

英國作家吳爾芙(Virginia Woolf)有一句關於現代主義的名言﹕在一九一零年十二月左右,人性有變(On or about December 1910, human character changed.)。這句話要對今人有意義,須改寫為「在二零零四年二月或二零零七年六月左右,人性有變」。

二零零四年二月,Facebook面世;而二零零七年六月,則是第一代iPhone推出市場的日子。社交媒體和智能電話如何改變人性,吳爾芙當然不可能有先見之明;但她說過,人與人的關係是流動的,任何重大的變化都會令政治、宗教、文學藝術和道德觀念出現劇變。從這個角度看,社交媒體和流動電話不僅改變了人與人的關係,更改變了人與自己的關係。在這個意義上,說人性在二十一世紀初走了樣,變了形,應該沒有誇張。

這樣的發展遠遠超越前人最合乎邏輯的推論、最大膽的想像和最深刻的洞察。莎士比亞說,世界乃舞台,男女皆戲子(All the world's a stage, and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在這段出自《如你所願》(As You Like It)的著名對白,莎翁還談到演員的角色、戲份甚至進場和離場。他沒有提及的是觀眾,這是致命的遺漏,因為舞台、演員以至戲劇,都沒有可能在一個沒有觀眾的世界存在。

這令社交媒體有可乘之機。不管是Facebook、Twitter還是Wechat和Instagram,它們給予用戶的不止是一個二十四小時運作、從不落幕的舞台,還有一大批忠實、好奇心永不竭息的觀眾和追隨者。從前,只有演員作家一類專業表演者和創作人才有需要面對觀眾╱讀者的所謂「sense of audience」。如今,我們每次將照片放上Instagram,在Twitter發文和於Facebook報告行蹤,都是為了要讓人知道和讓人看見。

當瑪莉蓮.夢露說,每一個人都是應該有機會發光發亮的明星(Everyone's a star and deserves the right to twinkle),她似乎只是在討好平凡的大眾;但今日這句話已經成真。

人本是社交動物,社交媒體將人的社會性(social nature)放縱和放大到一個地步,就快要掩蓋他們也是與生俱來的對私隱的需要(private nature)。私隱是自由和發展自我意識(sense of self)的基礎。私隱權是一種我行我素、不與別人交往和打交道的權利(the right to be left alone)。它的假設和信念,是有些東西只屬於我一個人(mine and mine only),既不能也不應與人分享。從這個角度看,私隱的本質是「反分享」(anti-sharing),因此註定在我們這個「分享的年代」命途多舛,遍體鱗傷。

何謂分享?它的真正意義是什麼?馬克思在一八七五年發表的《哥達綱領批判》(Critique of the Gotha Program)提出「各盡所能,各取所需」(From each according to his ability. To each according to his need),可說是分享的終極目標。

社交媒體宣揚的「分享」,當然不是共產主義那一套。它供人分享的內容總離不開「吃喝玩樂」。看,這就是我的精明消費和精采生活。這句話不用說出口,也一樣清晰可聞。與其說這是分享,倒不如說是炫富或者自欺欺人。

分享不是「你喜歡什麼,我就喜歡什麼」的人云亦云和隨波逐流;也不是將自己像一本書那樣打開讓人隨便翻閱。合群性(sociability)不等如個性(personality)。一個不知privacy為何物、沒有完整自我意識的人,可以拿什麼跟別人作有意義的溝通及交流?

至於智能手機,既是載舟的汪洋,亦是覆舟的洪水。它給予用戶前所未有的方便,以及對資訊無遠弗屆的掌握。與此同時,它讓手握電話的人堂而皇之地做無聊之事,理所當然地作自私之人。它將世人從味同嚼蠟、刻板公式的「此時此地」(Here and now)拯救出來,但在消滅沉悶的同時也殺死了專注。智能電話以分散我們注意力的方式吸引我們的注意力。結果,我們最全神貫注的時候,也是最心不在焉(We are most focused when we are most distracted)。

分心可以致命(Distraction kills),是新書《小心:如何正確使用令人容易受傷的腦袋》(Careful: A User's Guide to Our Injury-Prone Minds)向永遠心不在焉的「低頭族」發出的警告。作者卡斯拿(Steve Casner)指出,全球意外死亡的數字自二零零零年開始一反長期下降的趨勢年年向上攀升,跟社交媒體和智能電話令人長期處於神不守舍的狀態大有關係。他認為,絕大多數的意外發生因為有人犯錯,而絕大多數的錯誤都是我們在精神不夠集中的狀態下所犯的「無心之失」(careless mistakes)。

這個觀點不僅合乎情理和常識,更合乎今日世界的現實。從英國脫歐公投到去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人民在關鍵時刻往往無法屏息靜氣、全神貫注地認清自身最大的利益,最後做出錯誤的抉擇。英諺有云,常備不懈乃自由的代價(Eternal vigilance is the price of freedom),自保又何嘗不是?■

2017年10月4日 星期三

昨晚約了9時半的課,晚一點人少一點可以靜靜的練。原來26可以一邊俾油一邊踏重尾brake,之前一直都是踏brake就收油,所以無法穩定速度。發現這個秘密後就成功打成8字了。雖然仍離完美很遙遠。

車子一邊俾油一邊踩盡brake是甚麼一種狀態? 會很傷brake嗎?

新居默默置辦中,很多細節很傷腦筋,當然也很傷感情。希望塵埃落定後會好轉。終於公佈了婚期,有一點傷感,好像跟自由就此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