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2日 星期一

因應知識型社會的發展,教育制度也隨之改變,包括推動多元學習、增加大量副學位課程。可是,極為精英、競爭化的風氣從未改變,升讀大學資助課程比例仍然維持大約18%,即極少數比例的學生能夠獲得高等教育的機會。諷刺的是,社會大部分職位卻要求大專程度以上的學歷,故看不見教育政策正在配合所謂知識型社會的發展方向。

資助制度 必須改善

由於基層家庭子女的社經狀況不佳,在學習過程中處於弱勢,因而較難獲得平等的高等教育機會。當基層學生在高中階段被淘汰後,雖然有大量大專副學位課程可供報讀,但他們要由副學位晉升至學位課程,可能得花上四至六年時間,即使資助學位一個學年也得大約用上5萬元,即使他們能夠申請學資貸款,畢業時可能已背上10萬元學債。早前有研究指出,不少大專生正正處於這個困境,700多名受訪大專生平均欠學債13.4萬元【表】。

可見,現時極其扭曲的教育價值,加上極度不足的資助制度下,已形成荒誕的教育困局。知識不但未必能改變命運,而且很可能引致生活每況愈下,但基層學童身處這種狀態,根本別無選擇,惟有take it or leave it,前路仍然茫茫,最終教育求脫貧只是一場夢。

畢業後一身債務,這合理嗎?